手機都變觸屏的了,手機上的鍵盤也不可避免的成了虛擬鍵盤。在屏幕上設計虛擬的鍵盤會遇到些什么問題?
問題一:木有觸感了
沒有了觸感,對于人機交互來說,是個退步。人對設備的操作失去了一個特性,觸感的價值,就不必多說了吧。
觸屏輸入法中實現(xiàn)了"按下鍵后浮出放大"的功能,但這并不能完全解決無觸感的問題,用戶并不總是按下后,看,再松開的。因為這樣效率太低了。人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操作是對的,出錯了再修改。所以即使有放大的當前鍵,也不是總有人看的。
失去觸感是移動觸屏設備的一大遺憾,或許這也就是科技發(fā)展過程中一個不完美的階段吧。當然我們也不必為觸感的消失過分遺憾,科技的進步,必定會朝著彌補這些缺陷的方向發(fā)展。也許過不了多久,屏幕就能突起一個個的按鍵了。
問題二:與26鍵輸入法相比,9鍵輸入法減少了界面間的切換
"是選擇9鍵的輸入法,還是選擇26鍵的輸入法?"實體鍵盤時代,你就只能選一次,買手機的時候?,F(xiàn)在變成觸屏的虛擬鍵盤了,9鍵或是26鍵隨時任你選。對這兩者的比較也就顯得有意義了。
輸入需要包括:漢字、英文、數(shù)字、各種符號。用戶要完成一段輸入,往往并不是只寫漢字,或只寫數(shù)字。通常是又有漢字,又有數(shù)字,還得點標點符號,說不定還會偶爾拽個英文。于是不得不在多個界面間切換。
9鍵輸入法實際上是用8個鍵來實現(xiàn)漢字拼音,屏幕里剩下的空間除了切換到英文、符號、數(shù)字這些切換鍵,還有空兒,可以把一些常用符號擺出來,讓用戶打完文字后,不用切換到"符號"界面就能直接點"句號",減少了界面間的切換,提高了效率。
26鍵的輸入法,能把所有的26個字母都放下就不容易了,自然沒余力擺放常用符號了。
9鍵的漢字拼音輸入界面加入了一些符號,這界面就不能再稱為9鍵漢字拼音了,不好定義名字了,腫么辦?再想個別的更貼切的名字就好了。并不能因為內(nèi)容邏輯不完美就不加入常用符號了。好的設計理念:讓用戶能更高效的完成任務,而不是單純強調(diào)內(nèi)容邏輯的準確。相比于26鍵的輸入法,9鍵輸入法有這個條件更好的照顧用戶的輸入任務。值得肯定的是,大多數(shù)第三方9鍵輸入法也都是這么做的。
IOS4原生的筆畫輸入法,用了5個按鍵來輸入中文筆畫,但卻沒有利用可能的空檔兒多塞下幾個常用的符號,原本有可能幫助用戶少幾次界面間的切換,但卻沒有去做。
分析完了這些后,我想起來去看一眼IOS5的筆畫輸入法:
當與其他設計者思想相通的那一刻,"我到了~"
界面間切換的頻率并不是判斷輸入法優(yōu)劣的唯一指標,所以這里也不是說9鍵輸入法就是比26鍵的好。
輸入法是個面向熟手的產(chǎn)品,用戶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才能較好的掌握。再去淺嘗其他輸入法時,肯定會覺得有難度。于是,中無論是用26鍵的,還是用9鍵的,或者是用手寫的,往往都會覺得自己目前用的輸入法是最好用的。
本文題目:在屏幕上設計鍵盤
標題URL:http://chinadenli.net/article20/cjhjjo.html
成都網(wǎng)站建設公司_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為您提供軟件開發(fā)、網(wǎng)站制作、App開發(fā)、面包屑導航、外貿(mào)建站、手機網(wǎng)站建設
聲明:本網(wǎng)站發(fā)布的內(nèi)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zhuǎn)載內(nèi)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lián)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nèi)容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或轉(zhuǎn)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