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如何淺析Open Suse下的文件刪除,內容非常詳細,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借鑒,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公司專注骨干網絡服務器租用10年,服務更有保障!服務器租用,成都移動機房托管 成都服務器租用,成都服務器托管,骨干網絡帶寬,享受低延遲,高速訪問。靈活、實現低成本的共享或公網數據中心高速帶寬的專屬高性能服務器。
Open Suse還是比較常用的,于是我研究了一下Open Suse,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作為一個多用戶、多任務的操作系統(tǒng),Open Suse下的文件一旦被刪除,是難以恢復的。盡管刪除命令只是在檔節(jié)點中作刪除標記,并不真正清除文件內容,但是其它用戶和一些有寫盤動作的進程會很快覆蓋這些資料。不過,對于家庭單機使用的Open Suse,或者誤刪檔后及時補救,還是可以恢復的。
1、Ext2文件系統(tǒng)結構的簡單介紹
在Linux所用的Ext2文件系統(tǒng)中,文件是以塊為單位存儲的,默認情況下每個塊的大小是1K,不同的塊以塊號區(qū)分。每個檔還有一個節(jié)點,節(jié)點中包含有檔所有者,讀寫權限,文件類型等信息。對于一個小于12個塊的檔,在節(jié)點中直接存儲檔數據塊的塊號。如果檔大于12個塊,那么節(jié)點在12個塊號之后存儲一個間接塊的塊號,在這個間接塊號所對應的塊中,存儲有256個檔數據塊的塊號(Ext2fs中每個塊號占用4字節(jié),這樣一個塊中所能存儲的塊號就是1024/4=256)。如果有更大的檔,那么還會在節(jié)點中出現二級間接塊和三級間接塊。
2、恢復被誤刪檔的方法
大多數Linux發(fā)行版都提供一個debugfs工具,可以用來對Ext2文件系統(tǒng)進行編輯操作。不過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還有一些工作要做。
首先以只讀方式重新掛載被誤刪的檔所在分區(qū)。使用如下命令:(假設文件在/usr分區(qū))
mount?Cr?Cn?Coremount/usr
-r表示只讀方式掛載;-n表示不寫入/etc/mtab,如果是恢復/etc上的檔,就加上這個參數。如果系統(tǒng)說xxxpartionbusy,可以用fuser命令查看一下是哪些進程使用這個分區(qū)上的?n:
fuser?Cv?Cm/usr
如果沒有什么重要的進程,用以下命令停掉它們:
fuser-k?Cv?Cm/usr
然后就可以重新掛載這些文件系統(tǒng)了。
如果是把所有的檔統(tǒng)一安裝在一個大的/分區(qū)當中,可以在boot提示符下用linuxsingle進入單用戶模式,盡量減少系統(tǒng)進程向硬盤寫入資料的機會,要不干脆把硬盤掛在別的機器上。另外,恢復出來的資料不要寫到/上面,避免破壞那些有用的資料。如果機器上有dos/windows,可以寫到這些分區(qū)上面:
mount?Cr?Cn/dev/hda1/mnt/had
然后就可以執(zhí)行debugfs:(假設Linux在/dev/hda5)
#debugfs/dev/hda5
就會出現debugfs提示符debugfs:
使用lsdel命令可以列出很多被刪除的文件的信息:
以下為引用的內容: debugfs:lsdel |
名稱欄目:如何淺析OpenSuse下的文件刪除
文章來源:http://chinadenli.net/article36/jgjssg.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為您提供網站導航、域名注冊、網站營銷、動態(tài)網站、網站改版、網站設計
聲明:本網站發(fā)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lián)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