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tǒng)的作用:
1.管理底層硬件設備
2.整合資源提供給上層軟件使用
計算資源:CPU、內存、GPU;存儲資源:硬盤、U盤、光驅;網絡資源:網卡(網絡接口卡)、驅動

YUM原理及倉庫準備
基于RPM包構建的軟件更新機制
自動解決軟件包依賴關系
所有軟件包由集中的YUM軟件倉庫提供
關于YUM倉庫以哪種方式提供給客戶機
本地目錄:file://...
FTP或HTTP服務:ftp://...、http://...、https://...
配置yum客戶端
主要文件
-基本設置:/etc/yum.conf
(-倉庫配置:/etc/yum.repos.d/*.repo)
-日志文件:/var/log/yum.log
CPU:
計算機的核心部件,負責程序控制和運算,是計算機組成的最重要部分
CPU架構是CPU廠商給屬于同一系列的CPU產品定的一個規(guī)范,主要目的是為了區(qū)分不同類型CPU的重要標示
故障表象:計算機死機,重啟
故障原因:溫度過高造成,一般原因是天氣、散熱器老化、長時間高負荷運行、超頻造成的。
CPU從內存讀寫數據,內存從硬盤讀寫數據。
內存常見故障:
臺式機開機點不亮顯示器
內存條上的金手指氧化,用橡皮或者粗糙的紙擦擦就行。
云計算:
定義,基于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一種資源提供,可自由拓展伸縮的。按須提供
網絡,1: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OSI通信模型;TCP/IP五、四層模型;IP地址);設備
2:網絡高階
通信三要素:1.IP地址:網絡地址標識符,IP地址分:網絡位和主機位。
網絡位:代表網段;主機位:在這個網段中的主機編號
?2.子網掩碼:決定IP的范圍
在子網掩碼中:連續(xù)的1標示網絡位,連續(xù)的0標示主機位
?3.網關(IP router 路由):連接外網,是從一個網段到另一個網段的‘關口’
注:網關與IP地址需要是同一個網段
OSI七層通信模型/TCP5層通信模型
物理層:網線
雙絞線:8根細線,4根負責電,2根輸入,2根輸出
注:當輸入或輸出任意一根斷連,會導致網速衰減
注:材質問題也會導致網速不達標
數據鏈路層: 依靠MAC地址完成通信
MAC:物理地址,有48位二進制。前24位決定廠商。
設備:二層交換機
注:一個二層交換機可以構建一個局域網/以太網
VLAN劃分:虛擬局域網
交換機工作原理:依靠MAC地址表通信
學習:學習發(fā)送端的源MAC地址
廣播:通過廣播學習接受端MAC地址
轉發(fā):依靠MAC地址表完成轉發(fā)(物理端口號--此端口上連接的設備MAC地址)
更新:每300秒更新一次MAC地址表
網絡層:依靠IP地址完成通信
功能:幫助新號實現(xiàn)跨網絡通信
設備:路由器/三層交換機
注:當這些設備實現(xiàn)路由器功能是,所有路由端口處于不同網段
原理:依靠路由表完成通信(路由器物理端口--端口IP 地址)
路由協(xié)議: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RIP ? OSPF ? 通過廣播/單播的方式獲取相鄰路由設備上的路由表 ?
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配置注意事項:1.協(xié)議 2.協(xié)議版本 3.路由表是增量復制還是全量復制 4.廣播還是單播
ARP ? ICMP
路由器根據獲取路由表的方式分為直連路由:路由器接口配置IP并激活自動生成直連路由條目(主網絡);
??? ? ? ?非直連路由:1靜態(tài)路由:有管理員在路由器上手工指定,適合分支機構、SOHO辦公等小型網絡
??? ? ? ? ? ? ? ? ? ?? ??? ? ? 2動態(tài)路由:根據網絡拓撲或流量變化,由路由器通過路由協(xié)議自動設置。適合LSP服務商、廣域網、園區(qū)網等大型網絡
傳輸層
TCP:面向對象連接。先建立連接,再傳輸指令。
建議連接:TCP三次握手 ?斷開連接:TCP四次斷開/揮手
UDP:無面向連接。指令和路徑一起進行廣播發(fā)出。
應用層協(xié)議:
Ssh ? ?
操作系統(tǒng)部分:centos
操作系統(tǒng)組成:本質上是軟件集合
內核(linux內核+shell殼+運行函數)+外圍軟件
文檔管理類命令
創(chuàng)建目錄 ? mkdir ? ?目錄路徑
一次創(chuàng)建多級目錄 ? mkdir ? ?-p ? ? 目標路徑
創(chuàng)建空白文件 ? ? touch ? ? 文件路徑
創(chuàng)建由內容的文件?? ?vi ? ? 文件路徑
三種工作模式
1.命令模式 ? ?使用ESC
2.編輯模式 ? ?先切換到命令模式,再按 ?a ? i ? o三者之一
3.末行模式 ? ?先切換到命令模式,冒號:
輸出內容重定向:?? ?> ?覆蓋重定向?? ?>> ?追加重定向
注:如果文件本身不存在,重定向會生成新文件
查看文件內容 ?cat ? ? ?文件路徑
顯示行號 ? ? ?cat ? ?-n ? ? ?文件路徑
查看文件中包含某字串的行:?? ?grep?? ?字符串?? ?文件路徑
查看文件中所有有內容的行:?? ?grep?? ?-v ? ?‘^$’ ? ? ?文件路徑
查看文件中所有的有效參數:?? ?grep?? ?-v ? ?‘^#’ ? ? ?文件路徑
查看文件前幾行:?? ?head?? ?-n?? ?數字?? ?文件路徑
查看文件后幾行:?? ?tail?? ?-n?? ?數字?? ?文件路徑
刪除文件或目錄:?? ?rm?? ?-rf?? ?文件或目錄路徑
刪除目錄內容,但是不刪除目錄本身:?? ?rm?? ?-rf?? ?目錄路徑/*
文件備份與遷移:
遷移:mv ? ?源文件路徑?? ?目標地址
文件備份: cp?? ?-rp?? ?源文件路徑?? ?目標地址
注:cp命令本質上是在目標位置,創(chuàng)建一個與源文件或目錄相同名稱的文件或目錄,所以會有所有者變更的問題,在復制時通常添加-p選項
簡單系統(tǒng)信息查詢
查看系統(tǒng)內核版本:uname?? ?-r
紅帽系列,查看系統(tǒng)發(fā)行版本: ?cat ? ?/etc/redhat-release
查看服務器的可用存儲設備:lsblk
查看服務器正在使用的存儲設備:df ? ?-hT
查看服務器的所有掛載內容:mount
查看內存使用情況:free ? ?-m?? ?或者?? ?cat?? ?/proc/meminfo
查看cpu狀態(tài): ? ?cat?? ? ? /proc/cpuinfo
查看系統(tǒng)流量(net-tools軟件延伸命令):ifconfig
軟件部署類命令
用戶管理類命令
進程管理類命令
計劃任務命令
存儲管理命令
服務器網絡管理命令
虛擬化部分
API
ABI
套接字
服務排錯流程
服務器網絡配置
服務器本身的安裝規(guī)劃
服務器端安裝的操作系統(tǒng):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安裝
分區(qū)的規(guī)劃:/boot分區(qū) ?200M,swap ? 真是內存的0.5-2倍,/分區(qū) ?足夠大
安裝類型選擇:最小化安裝,桌面安裝,基本服務安裝
selinux
臨時關閉selinux ? ?setenforce 0
臨時開啟selinux ? ?setenforce 1
查看selinux狀態(tài) ? ?getenforce
安裝服務前的環(huán)境配置
1.關閉防火墻
臨時關閉:systemctl ? ?stop ? ?firewalld
開機不啟動:systemctl ? ?disable ? ?firewalld
2.關閉selinux
臨時關閉:setenforce 0
開機不啟動:vi?? ?/etc/selinux/config
將參數改為SELINUX=disabled
3.修改IP為靜態(tài)IP
網絡接口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錄下的
ifcfg-eth0:第一塊以太網卡的配置文件
ifcfg-eth1:第二塊以太網卡的配置文件
修改參數:BOOTPROTO=static
? ONBOOT=yes
? IPADDR=
? NETMASK=
? GATEWAY=
注:通信三要素的值,需要通過“虛擬網絡編輯器”中的NAT配置來確認
保存退出后:systemctl ? ?restart network
4.配置DNS
打開DNS配置文件: vi?? ?/etc/resolv.conf
添加或者修改參數:?? ?search 值---當前主機域名,如果沒有域名,則無需添加
??? ?nameserver值---DNS服務器的IP,虛擬機默認為自己的網關
5.修改主機名
直接使用命令生效:??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名字
6.快速域名訪問文件/etc/hosts
修改參數:?? ?IP地址?? ?域名
7.使用本地ISO鏡像配置YUM源
第一步:添加本地鏡像到光驅 ?設置--CD/DVD ? ?連接狀態(tài)全部勾選,連接選擇ISO鏡像,找到對應鏡像
第二步:備份原有網絡源,再刪除原有網絡源
歸檔壓縮命令: tar?? ?-zcf?? ?壓縮包名稱.tar.gz?? ?被壓縮的文件或目錄
注:選項z本質上是使用命令gzip完成壓縮,所以需要額外安裝gzip命令
解壓:?? ?tar?? ?-xf?? ?壓縮包名稱.tar.gz?? ?-C?? ?解壓位置
備份網絡源:?? ?tar?? ?-zcf ? ?/yum.tar.gz ? ? /etc/yum.repos.d/*
刪除網絡源:?? ?rm?? ?-rf ? ? ?/etc/yum.repos.d/*
第三步:創(chuàng)建本地yum源文件
vi?? ?/etc/yum.repos.d/文件名.repo
【源標識】此文件中名稱獨一無二,代表yum倉庫的名字
name= 描述語?? ?件數倉庫的原件主要是哪些部分
enabled=1代表使用,0代表禁用 ?是否開始使用這個倉庫
gpgcheck=1代表每個軟件都檢測,0代表不檢測 ?從倉庫中下載軟件時,是否檢測用戶權限(數字標簽認證)
baseurl= ?倉庫的位置(協(xié)議與路徑)
第四步:掛載本地鏡像到/mnt
臨時掛載: ? mount?? ? ? ? /dev/sr0?? ?/mnt
開機自動掛載: ?vi?? ?/etc/fstab
在最后一行添加:?? ?設備絕對路徑 ? ? 掛載點?? ?文件系統(tǒng)類型?? ?defaults?? ?0 ? ? 0
如:?? ?/dev/sr0?? ? ? ?/mnt?? ?iso9660?? ?defaults?? ?0 ? ? ?0
驗證文件內容是否正確:?? ?mount?? ?-a
第五步:驗證yum可用
使用命令:?? ?yum?? ?repolist
清空原有yum緩存:yum?? ?clear?? ?all
使用yum做軟件安裝部署
檢索某命令存在于哪個軟件包:yum?? ?serach?? ?命令
安裝軟件:yum?? ?install?? ?-y?? ?軟件名
卸載軟件:yum?? ?remove?? ?軟件名
軟件單獨安裝:rpm?? ?-ivh?? ?軟件名
軟件單獨卸載:rpm?? ?-e?? ?軟件名
查看軟件是否安裝:rpm?? ?-qa ?|?? ?grep?? ?軟件名
ABI:是二進制接口,主要負責操作系統(tǒng)連接和調取底層資源
API:以代碼編程所制作的網絡服務接口,通常負責網絡服務之間的連接或者網絡服務于調用接口代碼之間的連接
套接字:操作系統(tǒng)與本地文件的連接
遠程連接服務器:遠程連接服務器通過文字或圖形接口的方式來遠程登錄系統(tǒng)
遠程登錄類型
文字接口明文傳輸:Telnet、RSH等為主,目前非常少用
文字接口加密傳輸:SSH遠程登錄
圖形接口:VNC、XDMCP、XRDP
Centos7上獨立服務管理命令
Systemctl ? ? ? ?start|stop|restart|status|reload|enable|disable服務名
啟動 ?停止 ?重啟 ? ?狀態(tài) ? 重讀 ?開機自啟動 ? 開機不啟動?? ?
服務:ssh
軟件名:openssh,特點:在centos上默認安裝
ssh主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
Linux操作系統(tǒng)用戶訪問管理文件:/etc/hosts.allow
語法規(guī)則:?? ?服務名:IP:ALLOW/DENY
任務一:選擇一臺虛擬機為ssh服務端,修改配置限制客戶端使用root身份
任務二:顯示windows遠程管理linux主機
SSH秘鑰認證
注:秘鑰是有雙方主機的“用戶級來認證的”
1.客戶端/服務端使用命令?? ?ssh-keygen?? ?-t?? ?rsa?? ?創(chuàng)建密鑰對
2.使用?? ?ssh-copy-id?? ?目標主機可登錄用戶@目標主機IP
3.連接訪問驗證
注:只有創(chuàng)建密鑰對的用戶和接受密鑰對的用戶可以使用秘鑰驗證,其他用戶仍是正常的密碼認證
VNC服務配置
1.服務端安裝VNC軟件,tigervnc*
2.使用vncsever:端口號(1-10)?? ?啟動VNC
3驗證VCN啟動是否成功,netstat?? ?-antup ? ?| ? ?grep?? ?vnc
4.windows端或者其他客戶端使用vnc客戶端軟件訪問驗證
VNC服務概述
VNC:一種基于圖形界面實現(xiàn)遠程登錄服務的軟件
VNC遠程登錄軟件:Tigervnc
VNC server啟動圖形接口號: TCP ?5901~5910
啟動VNC server的圖形接口
語法:vncserver?? ?: 接口號?? ?(注意有空格)
查看端口是否開放
netstat-antup|grep vnc
關閉VNC server的圖形接口
語法:vncserver?? ?-kill?? ?: 接口號?? ?(注意有空格)
ssh命令——遠程安全登錄
格式:ssh [-f] user@host [遠端指令】
scp命令——遠程安全復制
格式1:scp user@host:file1 file2?? ?將目標主機文件復制到本地
格式2:scp file1 user@host:file2?? ?將本地文件復制到目標主機
基于密鑰對的SSH
注意:
~/.ssh 目錄權限700
authorized_keys 公鑰文件權限644
id_rsa 私鑰文件權限600
SSH協(xié)議
在linux環(huán)境中為客戶機提供安全的shell環(huán)境,用于遠程管理。
默認端口:TCP22?? ??? ?版本:?? ?version2
OpenSSH(Linux操作系統(tǒng)默認安裝)
服務名稱:ssid
服務端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
查詢誰正在訪問這臺電腦:?? ?w?? ?who
禁止root用戶登錄:PermitRootLogin
禁止,允許用戶登錄:Allow(Deny)users?? ?IP
舉例:AllowUsers?? ?jerry?? ?admin@61.23.24.25
進程管理命令
查看服務進程編號:ps -aux | grep 服務名稱
查看服務進程號,資源損耗等: top?? ?進入交互界面 使用k 輸入進程號 殺死進程
關閉進程:kill -9 服務進程號(PID)
DHCP動態(tài)主機分配協(xié)議,是一個局域網的網絡協(xié)議,使用UDP協(xié)議工作,端口號為67.用戶可以利用DHCP服務器管理動態(tài)的IP地址分配及其他相關的環(huán)境參數配置(如:DNS、Gateway的設置)。
DHCP
作用:動態(tài)主機分配協(xié)議
軟件名:dhcp*
主配置文件:/etc/dhcp/dhcpd.conf
租約文件:/var/lib/dhcp/dhcpd.leases
主配置文件參數:
subnet網段(與DHCP主機靜態(tài)IP是一個網段)netmask子網掩碼(DHCP主機是一個)
{range起始IP ?結束IP;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 ?廣播地址;
default-lease-time 600;
max-lease-time ? ?7200;
option routers?? ?網段網關;
host ? ?ceshi1
?hardware ethernet?? ?目標主機的MAC地址;
?fixed-address?? ?分配目標主機IP;
}
任務一:選擇一個主機作為DHCP服務端,其他兩個主機作為DHCP客戶端,使用獲取到的ip實現(xiàn),ssh秘鑰訪問
任務二:選擇一個主機作為DHCP服務端,通過DHCP服務指定另外兩臺主機IP為,此網段的100和200,使用此IP實現(xiàn)ssh秘鑰訪問
注:1.DHCP啟動服務報錯。配置文件有誤,請查看/var/log/mseeages 公共服務日志,找到dhcpd的服務日志,確認。
?2.DHCP啟動服務正常,客戶端使用DHCP協(xié)議獲取IP時,網絡服務啟動報錯。客戶端需要關閉NetworkManager。
?3.DHCP服務啟動正常,客戶端網絡服務啟動正常,但是無法獲取IP。關閉雙方的防火墻和selinux
?4.VMware的NAT網絡模式,本身有自帶的虛擬DHCP服務,所以自己配置DHCP服務,需要先關閉虛擬網絡編輯器中的NAT的DHCP服務
?5.DHCP服務端需要配置靜態(tài)IP,同時DHCP配置文件中的子網網段,需要與主機是一個網段
——————————————————————————————————————————————————————————
存儲管理(磁盤管理)
識別硬盤——分區(qū)——格式化(創(chuàng)建文件系統(tǒng))——掛載(掛載點為真是存在的目錄)
識別硬盤: ? ?lsblk
分區(qū):
硬盤直接使用
硬盤組合使用
MBR ?硬盤第一個扇區(qū),紀錄引導程序和分區(qū)表信息。分區(qū)表紀錄只有64字節(jié),每一個分區(qū)需占用16字節(jié),此模式支持最多4個主分區(qū),需要更多分區(qū)時,需建立擴展分區(qū)【邏輯分區(qū)1、邏輯分區(qū)2......】
進入fdisk交互界面
fdisk 磁盤設備文件路徑
常用的交互指令
-m:查看幫助信息
-n:新建分區(qū)
-t:變更分區(qū)類型
-w:保存更改并退出
-p:列出分區(qū)信息
-d:刪除分區(qū)
-q:放棄更改并退出
硬盤組合使用——本質上是將部分硬盤或者分區(qū),整合為一個虛擬硬盤
Redundant Arrays of lnexpensive Disks
廉價冗余磁盤陣列:將多個較小/低速的磁盤整合成一個大磁盤,提高讀寫效率、實現(xiàn)數據冗余(具體取決于不同的RAID技術級別)
由主板上的陣列卡實現(xiàn)的,稱為硬RAID
由操作系統(tǒng)中的軟件實現(xiàn)的,稱為軟RAID
mdadm -D 磁盤陣列路徑 ? ?作用:查看磁盤陣列詳細信息
mdadm -f ?陣列路徑 ? ?陣列中磁盤路徑 ? ?作用:設置陣列某設備為故障狀態(tài)
mdadm -S 磁盤陣列路徑 ? ?作用:停止磁盤陣列運行
格式化:mkfs——Make Filesystem
-格式:mkfs -t 文件系統(tǒng)類型 分區(qū)設備文件
臨時掛載:mount ?分區(qū)設備文件路徑 ?掛載點(真實存在的目錄)
開機自動掛載: ? ?vi /etc/fstab
?分區(qū)設備文件路徑?? ?掛載點?? ?文件系統(tǒng)類型?? ?defaults?? ?0 ? ? ? ? 0
化零為整:將多個物理分區(qū)/磁盤從邏輯上組合成一個更大的虛擬磁盤(卷組)
動態(tài)伸縮:從整合的虛擬磁盤中可以劃分出不同的虛擬分區(qū)(邏輯卷)卷的大小可以按需調整大小
Linux的/boot引導分區(qū),不能基于LVM邏輯卷建立
PV(物理卷),PE(基本單元),VG(卷組),LV(邏輯卷)
軟RAID磁盤陣列
使用mdadm管理工具
用法:mdadm -C /dev/md0 -l5 -n4 /dev/sd[c-f]
-l:指定RAID級別
-n:指定成員磁盤數量
-x:指定冗余盤個數
-v:顯示詳細執(zhí)行過程信息
冗余從好到壞:RAID1 RAID10 RAID5 RAID0
性能從好到壞:RAID0 RAID10 RAID5 RAID1
成本從低到高:RAID0 RAID5 RAID1 RAID10
硬件RAID配置前需要:清除舊的配置
LVM管理命令
-pvcreate 設備名
-vgcreate 【-s PE大小】 卷組名 ?物理卷
-lvcreate ?-L ?大小 ?-n ?邏輯卷名 ?卷組名
-lvcreate ?-l ? PE個數 ?-n ?邏輯卷名 ?卷組名
擴展邏輯卷
當卷組有足夠空間時,直接使用lvextend
-lvextend -L 新大小/dev/卷組名/邏輯卷名
當卷組空間不足時,還需要先擴展卷組的容量
-vgextend 卷組名 ?新增物理卷
若邏輯卷已經格式化過,調整大小后需通知內核
對于EXT3/EXT4文件系統(tǒng)
使用:resize2fs /dev/卷組名/邏輯卷名
對于xfs文件系統(tǒng)
使用:xfs_growfs 掛載點
NFS,其目的就是讓不同計算機不同操作系統(tǒng)之間可以彼此共享文件
NFS采用服務器/客戶端工作模式
在NFS服務器上講目錄設置為輸出目錄(即共享目錄)后,客戶端就可以將這個目錄掛載自己系統(tǒng)中的某個目錄下。
NFS至少需要啟動一下3個系統(tǒng)守護進程
rpc.nfsd:它是基本的NFS守護進程,主要功能是管理客戶端是否能夠登入服務器。
rpc.mountd:它是RPC安裝守護進程,主要功能是管理NFS的文件系統(tǒng)
讀取NFS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來對比客戶端權限
rpc.portmap:主要功能是進行端口映射工作
軟件名:nfs-utils*
NFS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
語法結構:共享目錄的絕對路徑 ? ?客戶端(選項)
例:/share ? ?192.168.0.0/24(ro)
啟動rpc守護進程
systemctl start rpcbing
啟動或重啟nfs服務
systemctl restart nfs
exportfs -r(重讀/etc/exports文件)
linux操作系統(tǒng)中,我們設定的權限是訪問權限,指的是對它管理的下一級鎖具備的權限。
權限包含:r ? ?讀 , ?w ? ?寫(增,刪,改) ? , ? ?x ? 執(zhí)行(是否能直接作為腳本運行)
文件的訪問權限:指的是能否對文件的內容進行增刪改查
目錄的訪問權限:指的是能否對這個目錄的下屬文件或目錄進行增刪改查
一個文件是否能被創(chuàng)建,刪除,修改名稱,修改路徑,取決于這個文件所在目錄的訪問權限
權限選項:當客戶端在掛載NFS服務器共享的目錄時,會根據NFS服務器的權限選項來決定以只讀方式或讀寫方式來掛載文件系統(tǒng)
訪問權限選項?? ?說明
ro?? ??? ?設置輸出目錄只讀
rw?? ??? ?設置輸出目錄可讀寫
用戶映射選項?? ?說明
all_squash?? ?將遠程訪問的所有普通用戶及所屬用戶組都映射為匿名用戶或用戶組(nfsnobody)
no_all_squash?? ?不將遠程訪問的所有普通用戶及所屬用戶組都映射為匿名用戶或用戶組(默認)
root_squash?? ?當NFS客戶端以root管理員訪問時,映射為NFS服務器的匿名用戶
no_root_squash?? ?當NFS客戶端以root管理員訪問時,映射為NFS服務器的root管理員
其他選項?? ??? ?說明
secure?? ??? ?限制客戶端只能從小于1024的TCP/IP端口連接NFS服務器(默認設置)
insecure?? ??? ?允許客戶端只能從小于1024的TCP/IP端口連接NFS服務器
sync?? ??? ?將數據同步寫入內存緩沖區(qū)與磁盤中,雖然這樣做效率較低,但可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
async?? ??? ?將數據先保存在內存緩沖區(qū)中,必要時才寫入磁盤
wdelay?? ??? ?檢查是否有相關的寫操作,如果有則將這些寫操作一起執(zhí)行,這樣可提高效率(默認設置)
使用showmount命令測試NFS服務器的輸出目錄狀態(tài)
showmount命令的基本格式為:
showmount?? ?[選項]?? ?NFS服務器名稱或地址
-e:顯示指定的NFS服務器上所有輸出的共享目錄。
例:showmount -e 192.168.1.200
通過掛載來訪問NFS共享目錄
mount -t 文件系統(tǒng)類型 ? ?NFS服務器上共享目錄
mount ?192.168.1.200:/share?? ?/mnt/nfs
自動加載autofs的使用
autofs按需掛載機制
監(jiān)控配置:主配置文件/etc/auto.master
只要訪問掛載點,即觸發(fā)掛載策略,自動掛載指定設備
閑置超時后,自動卸載已掛載設備環(huán)境條件已安裝autofs軟件包,啟動autofs服務
配置有監(jiān)控目錄(掛載點的父目錄)、設備掛載策略
autofs掛載策略:掛載策略文件,比如/etc/auto.misc
-掛載點目錄名?? ?-掛載參數?? ? ? ?目標主機IP:共享目錄
安裝軟件:autofs
修改監(jiān)控文件/etc/auto.master
最后一行: /share?? ?/etc/auto.misc
最后策略文件/etc/misc
添加一行:?? ?nfs?? ?-fstype=nfs4?? ?192.168.100.100:/ceshi
重啟服務:autofs
測試方式:df -hT 查看共享目錄是否掛載?? ?切換到/share/nfs后再查看是否掛載成功
任務一:公司現(xiàn)在計劃搭建一臺NFS服務器,服務器的IP地址為192.168.10.254,要求如下所示:
1) 共享文件夾/nfs/market 可以供子網192.168.185.0/24的客戶端訪問,具有讀寫功能,其他子網只能讀取
2)共享文件夾/nfs/sales ? ?只允許IP為192.168.16.20的主機訪問,可以讀寫
3)共享文件夾/nfs/root,允許.lenovo.com 這個域中的所有客戶端訪問,只有讀的權限,但是不講root用戶映射為匿名用戶
4)共享目錄/share/cdrom,網段為192.168.10.0/24的子網中的用戶君具有讀寫權限
5)配置10網段中主機自動掛載
你是否還在尋找穩(wěn)定的海外服務器提供商?創(chuàng)新互聯(lián)www.cdcxhl.cn海外機房具備T級流量清洗系統(tǒng)配攻擊溯源,準確流量調度確保服務器高可用性,企業(yè)級服務器適合批量采購,新人活動首月15元起,快前往官網查看詳情吧
名稱欄目:【無標題】筆記-創(chuàng)新互聯(lián)
文章URL:http://chinadenli.net/article18/didsgp.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為您提供網站收錄、云服務器、網站內鏈、定制網站、網站改版、自適應網站
聲明:本網站發(fā)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lián)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