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外)連接:LEFT OUTER JOIN…ON;

創(chuàng)新互聯公司是一家集網站建設,白城企業(yè)網站建設,白城品牌網站建設,網站定制,白城網站建設報價,網絡營銷,網絡優(yōu)化,白城網站推廣為一體的創(chuàng)新建站企業(yè),幫助傳統(tǒng)企業(yè)提升企業(yè)形象加強企業(yè)競爭力。可充分滿足這一群體相比中小企業(yè)更為豐富、高端、多元的互聯網需求。同時我們時刻保持專業(yè)、時尚、前沿,時刻以成就客戶成長自我,堅持不斷學習、思考、沉淀、凈化自己,讓我們?yōu)楦嗟钠髽I(yè)打造出實用型網站。
右(外)連接:RIGHT OUTER JOIN…ON;
全(外)連接:FULL OUTER JOIN…ON; -- 把兩張表中沒有的數據都顯示
SELECT * FROM emp RIGHT OUTER JOIN dept ON(emp.deptno=dept.deptno);
在Oracle之外的數據庫都使用以上的SQL:1999語法操作,所以這個語法還必須會一些(如果你一直使用的都是Oracle就可以不會了)。
再次強調:多表查詢的性能肯定不高,而且性能一定要在大數據量的情況下才能夠發(fā)現。
四、統(tǒng)計函數及分組查詢
1、統(tǒng)計函數
在之前學習過一個COUNT()函數,此函數的功能可以統(tǒng)計出表中的數據量,實際上這個就是一個統(tǒng)計函數,而常用的統(tǒng)計函數有如下幾個:
COUNT():查詢表中的數據記錄;
AVG():求出平均值;
SUM():求和;
MAX():求出最大值;
MIN():求出最小值;
范例:測試COUNT()、AVG()、SUM()
統(tǒng)計出公司的所有雇員,每個月支付的平均工資及總工資。
SELECT MAX(sal),MIN(sal) FROM emp;
注意點:關于COUNT()函數
COUNT()函數的主要功能是進行數據的統(tǒng)計,但是在進行數據統(tǒng)計的時候,如果一張表中沒有統(tǒng)計記錄,COUNT()也會返回數據,只是這個數據是“0”。
SELECT COUNT(ename) FROM BONUS;
如果使用的是其他函數,則有可能返回null,但是COUNT()永遠都會返回一個具體的數字,這一點以后在開發(fā)之中都會使用到。
2、分組查詢
在講解分組操作之前首先必須先明確一點,什么情況下可能分組,例如:
公司的所有雇員,要求男性一組,女性一組,之后可以統(tǒng)計男性和女性的數量;
按照年齡分組,18歲以上的分一組,18歲以下的分一組;
按照地區(qū)分組:北京人一組,上海人一組,四川一組;
這些信息如果都保存了數據庫之中,肯定在數據的某一列上會存在重復的內容,例如:按照性別分組的時候,性別肯定有重復(男和女),按照年齡分組(有一個范圍的重復),按照地區(qū)分組有一個地區(qū)的信息重復。
所以分組之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當數據重復的時候分組才有意義,因為一個人也可以一組(沒什么意義)。
SELECT [DISTINCT] *|分組字段1 [別名] [,分組字段2 [別名] ,…] | 統(tǒng)計函數
FROM 表名稱 [別名], [表名稱 [別名] ,…]
[WHERE 條件(s)]
[GROUP BY 分組字段1 [,分組字段2 ,…]]
[ORDER BY 排序字段 ASC | DESC [,排序字段 ASC | DESC]];
范例:按照部門編號分組,求出每個部門的人數,平均工資
SELECT deptno, COUNT(empno), AVG(sal)
FROM emp
GROUP BY deptno;
范例:按照職位分組,求出每個職位的最高和最低工資
SELECT job, MAX(sal), MIN(sal)
FROM emp
GROUP BY job;
但是現在一旦分組之后,實際上對于語法上就會出現了新的限制,對于分組有以下要求:
分組函數可以在沒有分組的時候單獨用使用,可是卻不能出現其他的查詢字段;
分組函數單獨使用:
SELECT COUNT(empno) FROM emp;
錯誤的使用,出現了其他字段:
SELECT empno,COUNT(empno) FROM emp;
如果現在要進行分組的話,則SELECT子句之后,只能出現分組的字段和統(tǒng)計函數,其他的字段不能出現:
正確做法:
SELECT job,COUNT(empno),AVG(sal)
FROM emp
GROUP BY job;
錯誤的做法:
SELECT deptno,job,COUNT(empno),AVG(sal)
FROM emp
GROUP BY job;
分組函數允許嵌套,但是嵌套之后的分組函數的查詢之中不能再出現任何的其他字段。
范例:按照職位分組,統(tǒng)計平均工資最高的工資
1、先統(tǒng)計出各個職位的平均工資
SELECT job,AVG(sal)
FROM emp
GROUP BY job;
2、平均工資最高的工資
SELECT MAX(AVG(sal))
FROM emp
GROUP BY job;
范例:查詢出每個部門的名稱、部門的人數、平均工資
1、確定所需要的數據表:
dept表:每個部門的名稱;
emp表:統(tǒng)計出部門的人數、平均工資;
2、確定已知的關聯字段:emp.deptno=dept.deptno;
范例:將dept表和emp表的數據關聯
SELECT d.dname,e.empno,e.sal
FROM dept d, emp e
WHERE d.deptno=e.deptno;
DNAME EMPNO SAL
-------------- ---------- ----------
ACCOUNTING 7782 2450
ACCOUNTING 7839 5000
ACCOUNTING 7934 1300
RESEARCH 7369 800
RESEARCH 7876 1100
RESEARCH 7902 3000
RESEARCH 7788 3000
RESEARCH 7566 2975
SALES 7499 1600
SALES 7698 2850
SALES 7654 1250
SALES 7900 950
SALES 7844 1500
SALES 7521 1250
已選擇14行。
此時的查詢結果中,可以發(fā)現在dname字段上顯示出了重復的數據,按照之前對分組的理解,只要數據重復了,那么就有可
能進行分組的查詢操作,但是此時與之前的分組不太一樣,之前的分組是針對于一張實體表進行的分組(emp、dept都屬于實體表),但是對于以上的數據是
通過查詢結果顯示的,所以是一張臨時的虛擬表,但是不管是否是實體表還是虛擬表,只要是有重復,那么就直接進行分組。
SELECT d.dname,COUNT(e.empno),AVG(e.sal)
FROM dept d, emp e
WHERE d.deptno=e.deptno
GROUP BY d.dname;
但是這個分組并不合適,因為部門一共有四個部門(因為現在已經引入了dept表,dept表存在了四個部門的信息),所以應該通過左右連接改變查詢的結果。
SELECT d.dname,COUNT(e.empno),NVL(AVG(e.sal),0)
FROM dept d, emp e
WHERE d.deptno=e.deptno(+)
GROUP BY d.dname;
之前的所有操作都是針對于單個字段分組的,而實際上分組操作之中也可以實現多字段分組。
范例:要求顯示每個部門的編號、名稱、位置、部門的人數、平均工資
1、確定所需要的數據表:
dept表:每個部門的名稱;
emp表:統(tǒng)計出部門的人數、平均工資;
2、確定已知的關聯字段:emp.deptno=dept.deptno;
范例:將emp表和dept表關聯查詢
SELECT d.deptno,d.dname,d.loc,e.empno,e.sal
FROM dept d,emp e
WHERE d.deptno=e.deptno(+);
DEPTNO DNAME LOC EMPNO SAL
---------- -------------- ------------- ---------- ----------
10 ACCOUNTING NEW YORK 7782 2450
10 ACCOUNTING NEW YORK 7839 5000
10 ACCOUNTING NEW YORK 7934 1300
20 RESEARCH DALLAS 7369 800
20 RESEARCH DALLAS 7876 1100
20 RESEARCH DALLAS 7902 3000
20 RESEARCH DALLAS 7788 3000
20 RESEARCH DALLAS 7566 2975
30 SALES CHICAGO 7499 1600
30 SALES CHICAGO 7698 2850
30 SALES CHICAGO 7654 1250
30 SALES CHICAGO 7900 950
30 SALES CHICAGO 7844 1500
30 SALES CHICAGO 7521 1250
40 OPERATIONS BOSTON
已選擇15行。
此時存在了重復數據,而且這個重復的數據平均在了三列上(deptno,dname,loc),所以在分組上的GROUP BY子句中就可以寫上三個字段:
SELECT d.deptno,d.dname,d.loc,COUNT(e.empno),NVL(AVG(e.sal),0)
FROM dept d,emp e
WHERE d.deptno=e.deptno(+)
GROUP BY d.deptno,d.dname,d.loc;
以上就是多字段分組,但是不管是單字段還是多字段,一定要有一個前提,存在了重復數據。
范例:要求統(tǒng)計出每個部門的詳細信息,并且要求這些部門的平均工資高于2000;
在以上程序的基礎上完成開發(fā),在之前唯一所學習的限定查詢的語法只有WHERE子句,所以下面先使用WHERE完成要求。
SELECT d.deptno,d.dname,d.loc,COUNT(e.empno) mycount,NVL(AVG(e.sal),0) myavg
FROM dept d,emp e
WHERE d.deptno=e.deptno(+) AND AVG(e.sal)2000
GROUP BY d.deptno,d.dname,d.loc;
現在出現了如下的錯誤提示:
WHERE d.deptno=e.deptno(+) AND AVG(e.sal)2000
*
第 3 行出現錯誤:
ORA-00934: 此處不允許使用分組函數
本錯誤提示的核心意思就是在WHERE子句之中不能使用統(tǒng)計函數,之所以在WHERE子句之中不能使用,實際上跟WHERE子句的主要功能有關,WHERE的主要功能是從全部的數據之中取出部分數據。
此時如果要對分組后的數據再次進行過濾,則使用HAVING子句完成,那么此時的SQL語法格式如下:
SELECT [DISTINCT] *|分組字段1 [別名] [,分組字段2 [別名] ,…] | 統(tǒng)計函數
FROM 表名稱 [別名], [表名稱 [別名] ,…]
[WHERE 條件(s)]
[GROUP BY 分組字段1 [,分組字段2 ,…]]
[HAVING 分組后的過濾條件(可以使用統(tǒng)計函數)]
[ORDER BY 排序字段 ASC | DESC [,排序字段 ASC | DESC]];
下面使用HAVING進行過濾。
SELECT d.deptno,d.dname,d.loc,COUNT(e.empno) mycount,NVL(AVG(e.sal),0) myavg
FROM dept d,emp e
WHERE d.deptno=e.deptno(+)
GROUP BY d.deptno,d.dname,d.loc
HAVING AVG(sal)2000;
注意點:WHERE和HAVING的區(qū)別
WHERE:是在執(zhí)行GROUP BY操作之前進行的過濾,表示從全部數據之中篩選出部分的數據,在WHERE之中不能使用統(tǒng)計函數;
HAVING:是在GROUP BY分組之后的再次過濾,可以在HAVING子句中使用統(tǒng)計函數;
思考題:顯示非銷售人員工作名稱以及從事同一工作雇員的月工資的總和,并且要滿足從事同一工作的雇員的月工資合計大于$5000,輸出結果按月工資的合計升序排列:
第一步:查詢出所有的非銷售人員的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job'SALESMAN';
第二步:按照職位進行分組,并且使用SUM函數統(tǒng)計
SELECT job,SUM(sal)
FROM emp
WHERE job'SALESMAN'
GROUP BY job;
第三步:月工資的合計是通過統(tǒng)計函數查詢的,所以現在這個對分組后的過濾要使用HAVING子句完成
SELECT job,SUM(sal)
FROM emp
WHERE job'SALESMAN'
GROUP BY job
HAVING SUM(sal)5000;
第四步:按照升序排列
SELECT job,SUM(sal) sum
FROM emp
WHERE job'SALESMAN'
GROUP BY job
HAVING SUM(sal)5000
ORDER BY sum ASC;
以上的題目就融合分組操作的大部分語法的使用,而且以后遇到問題,要慢慢分析。
五、子查詢
子查詢 = 簡單查詢 + 限定查詢 + 多表查詢 + 統(tǒng)計查詢的綜合體;
在之前強調過多表查詢不建議大家使用,因為性能很差,但是多表查詢最有利的替代者就是子查詢,所以子查詢在實際的開發(fā)之中使用的相當的多;
所謂的子查詢指的就是在一個查詢之中嵌套了其他的若干查詢,嵌套子查詢之后的查詢SQL語句如下:
SELECT [DISTINCT] *|分組字段1 [別名] [,分組字段2 [別名] ,…] | 統(tǒng)計函數 ,(
SELECT [DISTINCT] *|分組字段1 [別名] [,分組字段2 [別名] ,…] | 統(tǒng)計函數
FROM 表名稱 [別名], [表名稱 [別名] ,…]
[WHERE 條件(s)]
[GROUP BY 分組字段1 [,分組字段2 ,…]]
[HAVING 分組后的過濾條件(可以使用統(tǒng)計函數)]
[ORDER BY 排序字段 ASC | DESC [,排序字段 ASC | DESC]])
FROM 表名稱 [別名], [表名稱 [別名] ,…] ,(
SELECT [DISTINCT] *|分組字段1 [別名] [,分組字段2 [別名] ,…] | 統(tǒng)計函數
FROM 表名稱 [別名], [表名稱 [別名] ,…]
[WHERE 條件(s)]
[GROUP BY 分組字段1 [,分組字段2 ,…]]
[HAVING 分組后的過濾條件(可以使用統(tǒng)計函數)]
[ORDER BY 排序字段 ASC | DESC [,排序字段 ASC | DESC]])
[WHERE 條件(s) (
SELECT [DISTINCT] *|分組字段1 [別名] [,分組字段2 [別名] ,…] | 統(tǒng)計函數
FROM 表名稱 [別名], [表名稱 [別名] ,…]
[WHERE 條件(s)]
[GROUP BY 分組字段1 [,分組字段2 ,…]]
[HAVING 分組后的過濾條件(可以使用統(tǒng)計函數)]
[ORDER BY 排序字段 ASC | DESC [,排序字段 ASC | DESC]])]
[GROUP BY 分組字段1 [,分組字段2 ,…]]
[HAVING 分組后的過濾條件(可以使用統(tǒng)計函數)]
[ORDER BY 排序字段 ASC | DESC [,排序字段 ASC | DESC]];
理論上子查詢可以出現在查詢語句的任意位置上,但是從個人而言,子查詢出現在WHERE和FROM子句之中較多;
以下的使用特點為個人總結,不是官方聲明的:
WHERE:子查詢一般只返回單行列、多行單列、單行多列的數據;
FROM:子查詢返回的一般是多行的數據,當作一張臨時表出現。
范例:要求查詢出工資比SMITH還要高的全部雇員信息
要想完成本程序,首先必須要知道SMITH的工資是多少:
SELECT sal FROM emp WHERE ename='SMITH';
由于此時返回的是單列的數據,所以這個子句查詢可以在WHERE中出現。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
SELECT sal
FROM emp
WHERE ename='SMITH');
范例:要求查詢出高于公司平均工資的全部雇員信息
公司的平均工資應該使用AVG()函數求出。
SELECT AVG(sal) FROM emp;
此時數據的返回結果是單行單列的數據,在WHERE之中出現。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
SELECT AVG(sal)
FROM emp);
以上所返回的是單行單列,但是在子查詢之中,也可以返回單行多列的數據,只是這種子查詢很少出現。
范例:子查詢返回單行多列數據
SELECT * FROM emp
WHERE (job,sal)=(
SELECT job,sal
FROM emp
WHERE ename='ALLEN');
如果現在的子查詢返回的是多行單列數據的話,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三種判斷符判斷了:IN、ANY、ALL;
1、 IN操作符:用于指定一個子查詢的判斷范圍
這個操作符的使用實際上與之前講解的IN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里面的范圍由子查詢指定了。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 in (
SELECT sal
FROM emp
WHERE job='MANAGER');
但是在使用IN的時候還要注意NOT IN的問題,如果使用NOT IN操作,在子查詢之中,如果有一個內容是null,則不會查詢出任何的結果。
2、 ANY操作符:與每一個內容想匹配,有三種匹配形式
=ANY:功能與IN操作符是完全一樣的;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ANY (
SELECT sal
FROM emp
WHERE job='MANAGER');
ANY:比子查詢中返回記錄最小的還要大的數據;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ANY (
SELECT sal
FROM emp
WHERE job='MANAGER');
ANY:比子查詢中返回記錄的最大的還要小;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ANY (
SELECT sal
FROM emp
WHERE job='MANAGER');
3、 ALL操作符:與每一個內容相匹配,有兩種匹配形式:
ALL:比子查詢中返回的最大的記錄還要大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ALL (
SELECT sal
FROM emp
WHERE job='MANAGER');
ALL:比子查詢中返回的最小的記錄還要小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ALL (
SELECT sal
FROM emp
WHERE job='MANAGER');
以上的所有子查詢都是在WHERE子句中出現的,那么下面再來觀察在FROM子句中出現的查詢,這個子查詢一般返回的是多行多列的數據,當作一張臨時表的方式來處理。
范例:查詢出每個部門的編號、名稱、位置、部門人數、平均工資
回顧:最早的時候使用的是多字段分組統(tǒng)計完成的:
SELECT d.deptno,d.dname,d.loc,COUNT(e.empno),AVG(e.sal)
FROM emp e,dept d
WHERE e.deptno(+)=d.deptno
GROUP BY d.deptno,d.dname,d.loc;
這個時候實際上是產生了笛卡爾積,一共產生了56條記錄;
新的解決方案:通過子查詢完成,所有的統(tǒng)計查詢只能在GROUP BY中出現,所以在子查詢之中負責統(tǒng)計數據,而在外部的查詢之中,負責將統(tǒng)計數據和dept表數據相統(tǒng)一。
SELECT d.deptno,d.dname,d.loc,temp.count,temp.avg
FROM dept d,(
SELECT deptno dno,COUNT(empno) count,AVG(sal) avg
FROM emp
GROUP BY deptno) temp
WHERE d.deptno=temp.dno(+);
現在的程序中所操作的數據量:
子查詢中統(tǒng)計的記錄是14條記錄,最終統(tǒng)計的顯示結果是3條記錄;
dept表之中一共有4條記錄;
如果現在產生笛卡爾積的話只有12條記錄,再加上雇員的14條記錄,一共才26條記錄;
通過如上的分析,可以發(fā)現,使用子查詢的確要比使用多表查詢更加節(jié)省性能,所以在開發(fā)之中子查詢出現是最多的,而且在給
出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大部分情況下,如果最終的查詢結果之中需要出現SELECT子句,但是又不能直接使用統(tǒng)計函數的時候,就在子查詢中統(tǒng)計信息,即:有
復雜統(tǒng)計的地方大部分都需要子查詢。
range分區(qū)使用的就是比較大小,理解正確,注意是less
than方式。
過程:把分區(qū)按值范圍從小到大排序,然后對要操作的值開始和第一個分區(qū)比較,先比較第一個字段,符合后直接放入第一個分區(qū),不符合條件后再比較第二個字段,符合后放入第一個分區(qū),不符合則依次和第二個分區(qū)比較。
(50,
任意值)第一個比較50
less
than
51符合,不進行第二個比較,存放在p1區(qū);
(51,205)第一個比較不符合,進行第二個比較也不符合;和第二個分區(qū)比較,第一個條件不符合,第二個比較205
less
then
301符合,放入第二個分區(qū)p2;
依次類推。
沒有日期字段就用其他的分區(qū)方式。
我們用日期分區(qū)主要是把每月的數據放在一個分區(qū),那么如果沒有分區(qū)字段,那么我們就需要用其他的字段分區(qū)了,比如hash分區(qū)(這個是自動分區(qū),直接將table分成若干個區(qū)域,數據會根據字段hash值自動分配到某個區(qū)域),列表分區(qū)(根據表中的某個字段去進行分區(qū),比如某城有四個區(qū)域,那么正好用這四個值去分區(qū)就可以了)。
如果有其他的數字字段,那么看看這些數字字段能不能用,如果能用也可以用范圍分區(qū),不一定非要是日期字段的。
1、首先需要sys或system權限操作
2、查詢需要更改表的ID
select object_id ?from all_objects where owner = 'ITHOME'
and object_name = 'TEST';1234
注:ITHOME為用戶,TEST是要更改的表,表名要大寫
3、通過ID查出該表所有字段的順序
select obj#, col#, name
from sys.col$
where obj# = '103756' order by col#123
4、修改順序
update sys.col$ set col#=2 where obj#=103756 and name='AGE';update sys.col$ set col#=3 where obj#=103756 and name='NAME';12
或直接在第三步的語句后面加?for update?進行修改
最后commit提交 并且重啟Oracle服務
用substr函數,既然逗號都是四個,那就遇見一個逗號,截取一次,可以寫成程序塊,循環(huán)
當前題目:oracle字段怎么分布 oracle散列分區(qū)
文章分享:http://chinadenli.net/article0/hihdoo.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chuàng)新互聯,為您提供小程序開發(fā)、動態(tài)網站、服務器托管、外貿網站建設、響應式網站、商城網站
聲明:本網站發(fā)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chuàng)新互聯